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玄宗及我世宗俱四十六年(秦庄/)
(襄王齐景公五十九年/)
宋高宗在位三十一年为太上皇二十五年
即帝 王位之
晚者武王八十七宋高祖六十四唐明宗
六十一混一之晚者元世祖六十三
大臣老居位者伊尹太公毕召外若张苍范长 (第 4b 页)
 补云有方多士。多方之卿士也。殷多士。迁居洛邑之殷多士也。四国叛乱。故上文皆数罪之辞。多方及洛邑之殷士。不与同叛。故此以下戒敕而已。〇补云臣我监五祀。专向殷士说也。监谓监殷之臣。周公治洛。君陈继之。皆东都监莅之臣。殷多士在洛者。奔走臣我监今已五年。(成王即位之四年。徙民于洛邑。今年 王位之
八年。其间适五年也。)多士云奔走臣我宗多逊。(此谓殷士臣于鲁。)文例正同。〇蔡云(臣服我监。于今五年 (第 164H 页)
五。分土惟三。垂拱而天下治。此自一月至四月。中间不过半年事耳。日月凿凿可徵。此安得有克商后五年。始践 王位之
文哉。不践王位。而犹称先王太王王季文王周王耶。不践王位。而犹有列爵分土。垂拱而天下治之事耶。泰誓曰。 (第 257L 页)
 文王亦追王者。而此云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何也。
想是武王之伐商也。已先正王位。故其告皇天后土名山大川也。已自称

曰周王某。其士女亦曰昭我周王。其于正 王位之
日。必已追王文考矣。逮夫克商而归见于周庙也。始因周公之议而追王及于王季太王欤。
 期之丧大夫降。而犹 (第 239L 页)
 

丧服衣裳各裁。不便于穿着。或谓裳去其要而连缀于衣为便。何如。
经无裳要之文。然裳而无要则不成裳矣。吉服玄端等。皆裳有要而不连衣。则丧服之裳。岂必独殊乎。
 下批郑武京问目曰武王于正 王位之
日。必已追王文考。然泰誓三篇并只称文考。至武成。方曰太王王季文王。恐是未克商时。犹不曾追王文考。
(第 447H 页)
无异辞。然彼之流言。只为周公之专政而已。不得以兄而为之下故也。初非有篡夺 王位之
心也。周公之征。服之可也。岂容遽加刑诛耶。窃谓书所谓致辟者。想因管叔之战死于军前。而以其见讨之故而谓 (第 504H 页)
谓烦恼者此也。故宁舍将来王者之乐。而不受其苦焉。佛之不欲事于福人祸人亦明矣。如欲事于福人祸人。则当处 王位之
尊。临一国之大。恩威德刑。是用是行。夫岂不可。此之不为。至以太子之重。竟出家而不顾其生也。既已如此。 (第 430H 页)
  
[光海主承袭天朝准许]
戊申二月十日。 宣祖大王升遐。当告讣于 天朝。请承袭。时光海主。尚未受世子 命。礼不可自奏。廷

议不得已以领议政柳永庆。定伸请之行。陪臣不可进方物。举朝遑遑。莫知所为。一日余诣阙。会直房原任大臣及告讣正使李延陵好闵亦在座。余曰。今此请。承袭大事也。以陪臣申奏。似乎未妥。有故事可据。何不依此行之。鳌城曰。何事也。余曰。 中庙反正初。遣金应箕等请封不准。又遣卢公弼,崔淑生等。将宗亲文武百官会参之奏以请。礼部姑令权署国事。使臣呈文。更请礼部。礼部题曰。今若允许。则 王位之
定。出于二三陪臣之手。汝其再具 王大妃奏本以来。即依此具奏具方物。以请 天朝。即蒙准。今若依此。以  (第 68H 页)
连请国命。而犹未蒙 允。使弊邦名分未定。国势危疑。恐未朝廷绥远之道也。礼部又题准。以为今若 允许。则 王位之
定。在于二三陪臣之手。家事任长。须再具王大妃奏本以来。至明年春。乃 赐诰命。
○朴元宗,成希颜,柳顺 (第 121L 页)
之。盖自帝王。至于匹庶。莫不以夫子为师之意也。是真尊之。而正所谓万世之师也。明皇乃以王号加之。帝位在 王位之
上。而明皇居之。王位在帝 (第 84H 页)
位之
下。而令孔子居之。屈圣师置下位。恶在其尊尚之义也。故臣则以为明皇之加谥孔子。贬之也。非尊之也。○讲宰 …… (第 84H 页)
对。异于常时。春坊下番未入来。上番当与桂坊分读焉。春坊读通鉴唐玄宗下丁亥六载。自十二月命百官(止) 位之
谋也。谨行读自戊子七载(止)无有限极。春坊讲边帅不久任。文义毕。谨行达曰唐之太宗。虽无学识。而深达于 …… (第 86H 页)
○讲盘庚下篇首节乃正厥位注君臣上下之位。谨行达曰此位字非官 位之
位。即处所之谓也。盖盘庚既迁都奠居。定其上下处所。如周礼所谓前朝后市左租右社等位也。
二十三日书筵。 …… (第 90H 页)
耄荒。多有失德。臣则以为并与初年而更无可言。穆王即昭王之子也。昭王遇胶舟之变。南征不返。苟有人心。即 位之
初。固当兴问罪之师。严讨楚国。而终穆王之世。曾无一言及于讨复。其忘君父之雠。而天理灭绝矣。天地间所不 (第 108H 页)